大袁村村史館內的老物件。
文/圖 記者 齊國霞
一個個老物件,見證了幾十年來群眾生產生活的變化;一張張圖片,記錄了歷史變遷中的精彩瞬間……4月17日,記者在臨潁縣皇帝廟鄉大袁村村史館看到了村里挖掘和保護的歷史文化資源。這些歷史文化資源讓更多人了解了農村歷史變遷,成為許多人鄉愁的寄托。
村史館裝修簡單,展示了生活用具、生產工具,介紹了大袁村村名由來、村情概況、民俗風情和出彩人物等??棽紮C、風箱、扁擔、麥耬……這些村民自愿捐贈的老物件,斑駁陳舊,記錄著歲月滄桑。
村民袁自忠說:“上了年紀的人看到這些老物件感覺很正常,因為大家用過??墒悄贻p人大多叫不出這些東西的名字。用扁擔挑水、用織布機織布這些事,對他們來說很遙遠。”
“這些老物件成為不少村民憶苦思甜的載體,同時也教育年輕人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用勤勞的雙手開辟新天地。”大袁村黨支部書記王喜林說,村史館建成后,成為大袁村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基層黨建新窗口。
“老物件、老照片見證了村子從貧困到富裕、幾代人艱苦奮斗的歷程,激勵大家繼續奮進。”王喜林說,中小學生、返鄉人員經常到村史館參觀。一些熱心人士深受鼓舞,主動為家鄉發展獻計獻策。
大袁村還把村史館作為文明實踐的重要陣地,教育引導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村史館內展示著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典型的照片,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村民弘揚良好風尚。
“村史館成了村民共同的精神家園。”王喜林說,“如今,大袁村在經濟、教育、醫療、基層治理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發展。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強了,干勁也更足了!”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